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從心經和幾何原本談翻譯


我從事翻譯的時間並不長,不敢擅發繆論。但幾本書翻下來,發現有些書極難翻譯,有些卻有一定的依循法度。起初,我以為是句子文法的問題,但仔細推敲,又好像是名詞查找確認的問題,但再想想,又好像都不是。

一日,我在素食店用餐,看見牆上掛著佛經和諸佛稱謂,我發現(當然,我看不懂),我突然瞭解為什麼有些文章那麼難譯了。

先看《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不知道各位可看得懂?這可是大唐高僧譯的喔。而且這還是《大般若經》諸多譯本中,由唐朝玄奘法師親譯的最佳版喔。

接著我們來看《幾何原本》:

界說三十六則
凡造論。先當分別解說論中所用名目。故曰界說。
凡歷法、地理、樂律、籌章、技藝、工巧,諸事有度、有數者。皆依賴十府中、幾何府屬。凡論幾何,先從一點始。自點引之為線。線展為面。面積為體。是名三度。
第一界
點者無分

是不是看懂七、八成?

我認為這和原文的句型結構、文法、或修辭無關。因為佛經只是由梵文翻為中文,卻很難懂,而《幾何原本》從希臘文轉為拉丁文再轉成中文,其義理仍然清楚。

我認為,問題出在譯者對原文的理解和讀者的背景知識。

如果譯者也不能真正的瞭解原文意義,只作文法、字詞上的轉達,那就好像毛玻璃一樣,讓原文完全模糊掉了。另一方面,如果讀者完全不具備閱讀文章所需的背景知識,則好像一個大近視眼沒戴眼鏡看書,怎麼可能看得懂?

佛經,屬於高層次的哲理,一般人不易懂,即使是高僧,也未必完全瞭解。而唐代譯佛經是採取類似大量生產方式的譯場,因此,不論其過程經過幾道,原義很容易糊掉。而且許多詞找不到合適的中文對應,便以音譯。後人讀佛經時,如果沒有注釋,我想是很難讀得懂的。

而幾何原本恰與佛經相反,譯者不論是最早的徐光啟、利瑪竇,或是後來的偉烈亞力和李善蘭,都懂幾何學。而我們讀者,也大多在中學讀過幾何,學得好或不好是一回事,但有了背景知識,對看懂譯文,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萬一我們遇到一本理論艱澀的書該怎麼辦?如果是讀者,我建議直接去讀原文。如果是譯者,我建議三點:

一,和讀者一樣,多充實背景知識。至少要能讀懂原文大部分。
二,盡量用自己的瞭解,去譯整句、整段。而不是逐字查字典,挑出中文詞句,堆砌成一個連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怕翻錯。通常翻錯時,不用看原文,從譯文的上下文讀下來就會發現行文有問題。
三,多用註釋說明,並附上原文。

以上是個人的胡思亂想。翻譯時,譯者多少都會遇上鐵板,每個譯者的處理方式也各有巧妙不同,但多充實背景知識似乎是長期的法門。或者說,盡量找自己所熟悉的領域翻,才是正途。因此,各譯者也就有各自的利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