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讓電腦當你的藤原佐為


卡通《棋靈王》裡的進藤光,經由附身的千年棋魂藤原佐為和他人下棋時,學得了棋感,因而進步神速。當然,進藤本身的天資和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但是,那種「有高手在一旁幫你下」的感覺,在觀摩中,的確也可以增加不少實戰上的體會。

現在電腦發達,有網路棋社供棋友對奕,也有圍棋打譜程式,讓棋友打自己喜歡的棋手的譜。此外,還有圍棋程式,可以讓你和電腦對奕。

一般初學者,學了一些基本的圍棋知識之後,就要多打譜,多找人對奕。最好有高手願意下指導棋並幫忙覆盤講解。可是除非有老師從旁指導,否則很難如此。覆盤以及高手指導往往是提升棋力的關鍵。

有一次,我用網路對奕時,女兒在一旁說,如果讓電腦來下,不知道會下哪一步?這讓我靈機一動,用電腦圍棋程式當輔助工具,來和網路棋友對奕,一時間,頗為有趣。

這方法很簡單,就是同時打開網路祺院程式和電腦圍棋程式,把對方下的棋,輸入電腦圍棋程式即可,然後你看電腦下在哪,就跟著下在哪。

後來我發現網路上很多人都這樣下,因為如果用電腦下祺,要輸入對方棋子,然後再等電腦回應,所以速度比較慢;此外,兩種程式碰在一起對殺時,常常會走出很特殊的棋形,而這種棋形顯然不是人腦所能想像的。

此外,用電腦下網路棋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會養成依賴心,下久了,沒有電腦就不敢和別人下棋了,這是最大的問題。

即使如此,偶爾這樣下一次也是很有趣的。

網路棋社:台灣棋院
打譜程式;圍棋助手StoneBase
圍棋程式:The Many Faces of GoGO++

讓時間為你工作


你每天早上醒來時,是在背負著生活重擔的壓力下,掙扎地去工作;還是在欣喜中起身,快樂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讓時間為你工作!」這是坦伯頓所提出來的話。這句話太傳神了,一語道出我投資理財策略的核心。

前面提到「 做活」,說穿了也就是這句話。

然而要時間為你工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一大筆財富的人,光是利息或房租收入就足以比一般人的所得還高。而一般人是不可能有這樣富裕的資產的,因此,一般人也就不可能「讓時間為你工作」。所以想都不敢想這件事。

其實,讓時間為你工作未必是那麼遙不可及。也未必就要有一大筆財富才能奢談此事。讓時間為你工作其實是一種觀念,一種影響工作結構,或是選擇工作時的觀念。

例如作家出書之後每賣一本書可以收到版稅若干。如果這位作家所寫的書是有時間性的主題,銷售期間很短,過了熱銷期之後就沒有市場了,必須趁熱市把握機會大賣才行。這其實是在「為時間工作」。相對地,如果這本書是所謂的長銷書,雖然一時間銷量不大,但細水長流,這樣,出書之後就構成了「讓時間為你工作」的要件。

也就是說,同樣是寫一本書,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們再來看開計程車和開小吃店。

不論開計程車或開小吃店,必然開越久越熟練,但這只是學習曲線效果。真正的差異是,開計程車,車子不斷地折舊損耗,但客戶絕少認得你的車子,非你的車子不坐。也就是說,你只能開一天算一天,和時間賽跑,在車子還沒折損到不堪使用之前,跑出相當的收入來。這是典型的「為時間工作」。

而小吃店,如果好好做,客人吃了一次覺得好吃就會再回來光顧。甚至於幫你推銷。慢慢地,小店的名聲就建立起來了。每天只要有客人來你的店吃過,他就會覺得很棒而成為你的常客,甚至於為你宣傳。你的店名聲隨著時間越來越紅,最後甚至可能成為百年名店。這就是「讓時間為你工作」。

道理是活的,我無法一一列舉,但一旦懂了這個道理之後,在選擇產業、工作、公司、居住地點等等各種不同事情時,你就會一眼看出該如何選擇,簡單極了。

再舉個我個人的小體驗。

我大學時,電腦開始熱門,許多人,尤其是文科學生都會轉行去讀電腦,方便就業。電腦這行成長快,但變化也很大。當年有人只要學會dBASE就可以找到工作,但不久就必須再去學新的東西了,要不然就要被淘汰。我當年也精熟微電腦組合語言和高階語言如FORTRAN、PASCAL等,雖然我只是當成興趣,並非以此為業,但也發現光是為了要維持這項「興趣」,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而且還要不斷地花錢「充實」硬體設備。而更可怕的是,後生晚輩從學校剛畢業的,學的都是最新最先進的,用的設備也是最好的。總之,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當時就發現這有問題了,卻不是很清楚。後來見到一位書法家在歷史博物館展出書法作品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寫書法會累積價值,讓時間為你工作;而寫程式卻恰恰相反。

投資,選股時則要選能讓時間為公司工作的股票。選對了就是半夜睡醒了也會笑。真的。

Friday, December 29, 2006

快活、慢活,先做活

如果你下過圍棋,也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盤中雖然撕殺攻防自認為做得可圈可點,但是中盤過後,子越下越多,空地越來越少之時,突然間,對方一落子,「啪」的一聲,自己的一大塊棋就被殲滅了,俗稱殺大龍,在你目瞪口呆之際,對方笑著說,你怎麼不懂得把棋做活呢?

把棋做活就是做兩個眼,或是圍一大塊地,足以下成兩個眼。在棋盤上,一塊棋只要有兩個真眼,就一定殺不死,也就是活了。

為什麼要提圍棋裡的做活呢?我覺得人的經濟生活似乎也是如此。從踏入職場謀生開始,就好比在棋盤上下棋,步步為營,希望能圍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但是你想圍地,別人也想圍地。大家都千方百計想圍地,因此不免展開一場短兵相接的撕殺。但是隨著時光流逝,機會就像棋盤上的空地一樣,越來越少。而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能擁有的「氣」也就越來越少了。如果不知把握時機做眼做活,則過了某個階段,就越來越難做活,甚至於無法做活而成為一塊死棋。

這就好像一個人年輕時只知道在工作上賣力,不斷地精進,在職場上也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就,卻忘了把自己的所得「做活」。我這裡所謂的把所得做活,就是說,即使不靠上班的薪水,也能過著愉快而有尊嚴的生活。

不知做活的人非常多。這樣的人,不管你多努力,過了中盤,也就是當你步入中年之後,一旦緊氣,一旦公司不景氣,就只有坐以待弊惶惶不可終日的份了。

最近聽到許多中年之後不是被迫派到大陸工作,遠離家庭,就是拒絕派遣,而遭解職。不管是哪一種,當事人都談不上快活或慢活了,而是一種折磨。薪水階級,除了軍公教之外,只要是在私人企業工作,其實都屬於馬克斯所謂的無產階級,難以擺脫資本家剝削的厄運。

幸好今天這個社會充滿了機會,棋盤寬廣,要做活已不像一、兩百年前那樣困難。到處是機會,到處是成功做活的例子。

做活問題是每個上班族必然遇到的問題,即使對初入職場的人來說,這個問題雖不是明天就馬上要解決的問題,卻是個不及早解決終會釀成大禍的問題。

你在考慮快活或慢活之前,是否該考慮先把所得做活呢?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牛蛙金控

牛蛙是一種巨大的蛙種,生長速度很快,全身最大的器官就是嘴巴。對牛蛙來說,從孵化成為蝌蚪開始,「只要比嘴巴小的就是食物」,包括兄弟姊妹。同一群牛蛙中,最大的牛蛙享有最大的資源,成長最快;而較小的牛蛙,則隨時有「被兄弟吃掉」的危機。牛蛙的進化優勢就是「大」,尤其是嘴巴和體型。即使行動遲緩亦無妨。只要比別人大就可以了。

這樣的演化特性,用之於今日的金控公司,是再恰當不過了。金控在二次金改之下,已經成為一群牛蛙,大家只比體型和嘴巴的大小,其他的優勢就無關緊要了。

如果一家金融機構,即使獲利能力很強,市場反應靈敏,客戶服務好,具有金融創新或是業務特色,但是,即使有這麼多的優勢,只要體型比別人小,或是嘴巴比別人小,則這家公司遲早要成為別家金控的食物。

現在台面上叫得出名字的金控,哪一家不是這樣一路成長過來的?不同的只是吃同類的方法而已。等到小金控全被吃完,剩下少數幾家巨型金控時,消費者就慘了,因為到時候連主管機關可能也是巨型金控的食物,根本無法發揮管理和監督的功能。

那麼,一旦這種巨型金控產生出來之後,有沒有天敵呢?這點,我們似乎也可以參考牛蛙的食物鍊。牛蛙在區域內是沒有天敵的,直到外界闖入更大型的肉食動物,例如:蛇、鷹、或是人類。這些牛蛙金控大概要等到外資進來,才會被外資併吞吧。少數不自量力的國內金控公司若跑到海外撒野,和人家逞兇鬥狠,不管是設分行開發業務或是上市掛牌,遲早會被更大的金融巨獸消滅的,因為牛蛙金控除了嘴巴和體型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技能。

本篇是有感於今天的幾則金控消息而寫的:
高盛找上富邦金 聯攻中信金
中信金股票 辜家質押近85%
穩住經營權》中信金傳尋外資入股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墨蘭


墨蘭,畫上一個大瓦盆。隨意畫出,轉了個方向,自己看了還滿喜歡的。有時候沒有心理負擔,放手去畫,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幅我戲稱之為「護盤」。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該不該賣股票

隨著股市上漲,持股的獲利不斷上升,我的血壓也跟著上升。因為獲利不斷創新高,讓我不禁去思考一個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該不該獲利了結了?

一方面怕不及早獲利了結,一旦行情反轉直下,恐怕只剩紙上富貴,空歡喜一場;另一方面又怕賣太早,錯失後面一大段的大行情。

這個問題真難啊,如果不基於對未來行情的預測,是否有什麼好方法?

我馬上去翻巴菲特、葛拉漢、涅夫、坦伯頓等人的書。雖然這些書我都看了好幾次了,但是碰到拿不定主意時,還是再回到這幾位大師跟前,冷靜思考。

純粹就價值投資法而言,如果股價已超越真實價值,則可以賣出。因為買進時是以低於真實價值的價格買進,一旦股價回升,不再低估,甚至於高估,則應該賣出。這點,簡單而明確。

然而,巴菲特的方法則有所不同,他認為如果持股是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則可以永遠持有,永不賣出,除非市場價格遠大於真實價值。

從這二者來看,如果買進當時曾經刻意挑選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則應該儘量避免賣出,忘掉股市的波動,以避免被「洗掉」。

而不具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買進時單純只考慮價值被低估,則應該在市價回升至合理價值時,或是稍微超過時賣出。

我的持股都盡量選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只是,我沒有把握其競爭優勢究竟能持續多久,更不敢認定具有永遠的競爭優勢。因此,大約是介於二者之間。

此外,股價會低估也會高估,當高估情況出現時,其獲利更為可觀。如果持股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則應該設定一個較高的價格目標,只有在市場過度高估時才賣出。

那麼,量化的問題就來了,具有什麼程度的競爭優勢可以設定多少程度的價格高估水準?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很困難了。不過,葛拉漢提過一種類似自我調節的機械式操作法,即市值百分比調節法,股票的市值佔投資組合(含定存、債券、和現金等)的百分比維持在一個固定範圍內。例如某檔股票原先佔投資組合的百分之十,由於市價上升,於是佔投資組合的百分比上升至百分之十五,於是出售持股,使之佔投資組合的比重回到百分之十。

如果再簡單一點來設定,則似乎是高估三成出三成,高估五成出五成這樣的區間也若合符節。這和我過去操作可轉換公司債的方式頗為類似,簡單明確。

我有一檔股票已經相當高估了,我心理也有個譜了。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服務越好,定存利率越低?

朋友說,新銀行的服務好,因此,他都和新銀行往來,尤其是要辦定存或買些金融商品,更是感覺新銀行的服務遠遠超過老行庫。他並且認為,老行庫再不思改進,遲早會被淘汰。

我自己同時和新銀行及老行庫往來,對於服務一點,當然也認同新舊行庫之間的差異。不過,對於競爭力一事的看法,卻覺得似乎還有待商榷。新銀行已成立二十多年了,老行庫依然健在,也許獲利與二十年前相較明顯衰退,但獲利能力卻未必輸給新銀行。

資產體質上的差異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我覺得存放款上的價格競爭力差異,更是新銀行的罩門。

就以我所熟悉的定存利率來說吧,一般而言,老行庫硬是比新銀行來得高。

一年期定存新舊行庫差不多,但是一年期以下,尤其是六個月或三個月定存,則老行庫似乎比較高。當然,行庫本身的體質各有不同,很難在一致性的基礎上作比較,可是,我們不妨針對六個月、三個月定存利率,拿台灣銀行、合作金庫與中信銀、玉山銀作比較。

我把今天(95.12.13)所查到的資料列示如下:

行庫名稱 三個月 六個月
台灣銀行 1.785 1.945
合作金庫 1.785 1.945
中國信託 1.760 1.840
玉山銀行 1.760 1.880

當然,我的取樣很少,更不具客觀性,但是,六個月定存利率的差異的確是存在的。如果你存一百萬半年,存在台灣銀行的利息收入就會比存在中國信託多了五百多元。這當然是個小數字,但是,當你看到許多人寧願忍受較差的服務,跑去台灣銀行和合作金庫存錢,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原因了。

存款額度越小,對利率的差異就越不敏感,因此,我可以假設,小額存款人傾向於尋找服務較好的新銀行;而大額存款人,則寧可忍受差一點的服務。如果再進一步擴大猜測,老行庫的客戶群也許在資金實力上比新行庫強,甚至於也更穩定。也許,老行庫就有這麼一點隱藏性的優勢存在。

當然,只討論存款利率而不看存放款利差未免有失偏頗,不過,這樣討論起來就會長篇大論,不但不是我在這裡短短數語所能做到的,而且,即使做到,也會失焦。我在這裡只想說,客戶群的差異這點而已。我覺得這點是老行庫的長期競爭優勢之一。

你還不知道去哪裡查利率嗎? 中央銀行的網頁

Saturday, December 09, 2006

港邊惜別:揮不去的淒美


我一直對一首台語老歌很欣賞,其曲調纏綿淒美,可惜我一直聽不太懂歌詞,也不知道歌名。不過,這樣的一首歌,卻經常會不其然的在我的腦海中響起,每每讓我放下手邊工作,靜靜欣賞,一任思緒自行發展。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

前幾天一位朋友mail「白狐」這首歌的歌詞給我,看了歌詞之後,很奇怪,「港邊惜別」的音樂又不自覺地在我腦海中響起,可我並不知道這段樂聲的歌名就叫做「港邊惜別」,一時間,很想知道歌名。

於是我開始用Google來查,可是要怎麼查呢?這首歌的歌詞我並不知道,只記得曲調。我只好用「台語老歌」去找,找到了幾位歌星所出的台灣老歌專輯,然後再以專輯裡的每首歌名去找試聽網站試聽,好不容易,終於找到歌名了:港邊惜別。

接著,基於好奇心理,我再去查這首歌的相關資料,赫然發現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在我心中迴盪不已。

根據台灣歌謠臉譜,這首歌的作曲吳成家先生,一九一六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於台北橋頭,早年,來台經營瓷土生意的祖先,因商機搶得快,成為台北橋頭的望族,吳成家的父親吳木因家中富裕,閒來養蘭花、養賽鴿而有「粉鳥木」的稱號,對樂器演奏也頗精通,吳成家從小受父親薰陶,對音樂也情有獨鍾。

吳成家是家中獨子,幼年因病毒感染罹患小兒痲痺,太平國小畢業,在完成高等科學業後,父母將他送到日本就讀於日本大學文學部,事師作曲家古賀政男,日本大學畢業後留在日本發展,亦曾加入日本古倫美亞唱片當專屬歌手,取藝名為「八十島薰」,同時也展開創作生涯,並在東瀛的歌謠界闖出一片天。一九三五年,吳成家結束一段不被祝福的異國戀情從日本返台,進入台灣古倫美亞唱片當臨時歌手。

吳成家於一九三八年發表這首<港邊惜別>,記述的就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愛情故事,據吳成家的兒子吳國城表示,這首歌是吳成家為了一位有緣無份的日本女醫師所寫。吳成家從日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留在日本發展歌唱事業時,有一次胃出血住進醫院,年輕溫柔的女醫師對他特別照顧,兩人進而產生情愫,情竇初開的吳成家有意娶女醫師為妻,女醫師也有意和他共度白首,兩人情投意合並生下一個兒子,但是這段異國戀情卻遭到雙方父母強烈反對,兩人被迫分離,這段苦戀讓吳成家傷心欲絕,這首<港邊惜別>就是在與女醫師分手後所寫。

一九三五年吳成家回到台灣,在與作詞家陳達儒熟識後,將自己的這段苦戀說給陳達儒聽,並將寫好的曲交由陳達儒填詞,<港邊惜別>的發表,彷彿重現當年,這對為情所苦的熱戀男女,因父母反對,被迫分離的情景:

「戀愛夢 被人來拆破,送君離別啊 港風對面寒,真情真愛 父母無開化,毋知少年啊 熱情的心肝。」

「自由夢 被人來所害,快樂未透啊 隨時變悲哀,港邊惜別 天星像目屎,傷心今暝啊 要來分東西。」

「春春夢 被人來打醒,美滿春色啊 變成黑陰天,港邊海鳥 不知阮分離,聲聲句句啊 吟出斷腸詩。」

人生中最難以釋懷的當屬「生別離」,兩個深愛的人不得不分開,原本企盼的美滿春色,一霎時,烏雲密佈,好夢乍醒,港邊的海鳥,不知道兩人這一分手,此生恐將無緣再見面,猶在海面盤旋啼鳴,一聲一句在有情人聽來,就像吟出讓人聞之斷腸的詩句,字字句句像針一樣扎著情人脆弱的心靈。

這段感情並未因吳成家的回台而告結束,吳成家回台多年後,無意中得知女醫師一直未婚,獨自撫養著他們的孩子,得知消息後,吳成家柔腸寸斷,就將這段情節寫成劇本「港邊惜別」,敘述一對戀人未婚生子卻被迫分手,多年後男孩事業有成,有一次到電影街讓人擦皮鞋,幫他擦鞋的男童讓他覺得面熟,在一連串的調查詢問下,得知男孩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骨肉。據吳成家的女兒說,當時父親在寫劇本時,邊寫邊哭。

在現實生活裡,女醫師的倩影,始終讓他魂縈夢繫,一直到六十二歲那一年,吳成家到日本,在闊別四十幾年後,才再度見到這位守身未嫁的女醫師,也見到自己的親骨肉。在日本銀座的街道上,兩人四十幾年前約會的咖啡廳仍然繼續在營業,裡面的佈置和座位都和四十幾年前一樣,滿臉風霜,滿懷對昔日戀人的思念與愧疚的吳成家,坐在兩人以前固定坐的位置,點一杯咖啡,再一次回想年少時這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的日本行,三年後他就病逝,而<港邊惜別>也成了吳成家一生中最淒美的旋律。


詳細請參考台灣歌謠臉譜, 音樂則可以聽侯孝賢唱的

各位有沒有發現曲調有點歌仔戲的味道?我也有這個感覺,而且我發現那時代的歌曲,幾乎都有很類似的音階,散發出非常類似的情感。

於是,我又開始好奇了,又開始查找,發現這些歌謠,很有可能來自平埔族的歌謠。甚至於早期台灣的自然民謠幾乎源自平埔歌謠,如思想起、台東調、恆春民謠、牛犁歌、天黑黑、丟丟銅仔等等。而這些自然民謠又影響著早期的創作歌謠,如四季紅、望春風、雨夜花和補破網等等。當然也包括歌仔戲中所用的調子。有關這方面可以參考 簡上仁的文章,或是許常惠的研究。

平埔族並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就在你我之中。不是在歌聲中就是在血液裡。這對我來說是很奇特的認識,也許,這也是揮不去的淒美吧。

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預測

我一位出版業的朋友問我對年底美元的看法,不知是否是投資美元資產的好時機?因為她的理專告訴她說,每年年底新台幣都會對美元貶值,因此在第四季買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是很好的時機。

這位朋友其實很謹慎,自己早就把歷年美元和新台幣的資料抓出來分析,推翻了理專的看法,卻還來問我對美元走勢的看法,無非是想「測測看」我的預測功力。

其實,剛入投資這行時,我做的就是分析和預測的工作,似乎,我的工作隱含了一種思考,只要努力做研究,工夫下得深,預測的工作就可以做得很好,進而創造出投資的價值。但我工作了一斷時間之後,就對這個想法產生懷疑,再加上過去在學校學的效率市場理論,讓我對「預測」感到很疑惑。然而,如果對市場做預測沒用,那為什麼整個市場都在做預測呢?更大的問題是,不做預測,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投資賺錢?

我老實告訴她,沒有人能夠正確預測,即使經濟學有許多關於匯率的理論,至今還是不能做為正確預測的工具。

她似乎對我的答覆感到很意外。因而問我,如果我不對匯率作預測,那麼我那些美元資產都是如何管理的?呵,這正是問題的重點。不靠預測而能投資獲利。

前幾天,我的房客找了我和幾個朋友聊天,一位在學術界頗為德高望重的朋友說,他認為股市會漲到明年第一季,政治紛擾的因素終將不再成為抑制股市的問題。他對市場非常樂觀,並建議大家把握良機。當然,他們也問我對股市的看法,我知道我的回答一向乏味,因為我根本就沒什麼看法,也不覺得對行情預測很重要。不過我還是說有些股票以目前的價位來看,我覺得還算是很便宜。

當然,明年的股市會如何,要到明年才能分曉,大家聚會聊聊行情,腦力激盪一下,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社交活動和益智遊戲,但如果把投資的基礎建立在這樣的預測上,那就是不智。

那麼,如何才能不靠預測來投資?簡言之,重點還是在於價格和價值的差異。也就是用五毛錢買價值一塊錢的東西。

整件事說起來很複雜,但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這樣而已。比如說,隨機抽出撲克牌來,一張一張地抽,我們當然不知道下一張會出現什麼,但是出現小二或小三時,我們知道這個數字低於平均值。出現老K或老Q時,也知道比平均值高。

如果某一類股票的「價值」很清楚,也很穩定,要根據市場價格和價值的比較來作投資決策就很簡單了。但是,如果我們所選的股票,價值變動很大,很不穩定,那又該如何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避開這種股票吧。波克夏的副董事長,也是巴菲特的老搭檔,孟格說,我們從來不去嘗試超過我們能力的障礙。這就是智慧。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投資與富蘭克林精神


最近投資界的朋友又在不知不覺中活絡了起來,大家的聯繫和往來也增加了,和去年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因為股市在一片混亂之中,不斷上升,大家手中的投資組合,也就水漲船高,心情當然也就更好。投資界宛如從寒冬中甦醒過來,百花齊放,沐浴在和煦的春天之中。

大家聚在一起,不免談起未來的展望以及之前低迷的景象。對於未來行情的看法,我倒是沒什麼意見,反而有一位朋友告訴我,許多人以為投資很容易,只要在行情低迷時下個指令買進,然後就不用再做什麼了,只要靜等收獲就行了。但他們不瞭解其間的煎熬和痛苦,更沒有經過那個過程。友人說,投資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記得金錢本色電影裡有一句話說,人生只要在少數幾個重要關頭下注,其他的時間就是等待結果了。(大意是如此。)問題是在關鍵的那幾注和等待。巴菲特也說,要把投資視為打棒球,不是非常好的球,決不輕易揮棒。但是當真正好球出現時,則要奮力一擊。

這樣的投資觀,表現出來的投資行為,事實上進出的頻率是很少的,甚至於幾近怠惰,可是內心卻還是瞄著市場,檢視市場所釋放出來的機會。靜候機會出現。股市本來就會有高低起伏和多空轉折,空頭的時候,所有的資訊都是那麼的悲觀,股市每日下挫,看不到未來;而多頭的時候則恰恰相反,一切是那麼美好,似乎未來充滿了希望。有空頭就有多頭,有多頭就有空頭。重要的是如何超越心理上的感受,避免自己也跟著市場起舞。也就是所謂的平常心,或是守拙。

我發現許多著名的投資家都有這種守拙的情形,他們不會因為多頭來了,投資獲利豐厚而趾高氣揚,反而還是保持其一貫的低調,巴菲特、涅夫、和坦伯頓都是如此。似乎,這也是他們投資哲學中重要的一環。

想到這點,我原本想從獲利中拿出部份金額買新車,把開了多年的老爺車換掉,這下子我終於醒悟了,資金還是保留起來,靜待下一次機會揮棒,以發揮複利效果。

我想,這就是富蘭克林精神吧。富蘭克林說,省下一分錢,等於賺了二分錢。也突然瞭解,為什麼坦伯頓的基金要加上富蘭克林的名字。原來骨子裡頭的精神是一致的。(坦伯頓在田納西州的富蘭克林郡長大。)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The Rose

最近朋友找我幫忙翻譯一首老歌的歌詞,Bette Midler的The Rose,我覺得歌詞很有哲理,充滿了人生歷練的智慧,而曲調更是纏綿優美,於是,一反我不翻譯詩詞的原則,很快地翻了出來。當然,譯文在許多處與原文有些出入,不過,各位別苛責啦,我覺得意思到了就好了。

在此,順便附上一個midi檔,不是我彈的,卻可以讓從未聽過這首歌的朋友也聽一下,或是早已熟悉這首歌,卻不知歌名的人,有「原來是這首」的感覺。

http://que.idv.tw/midi/rose.mid


>> The Rose Bette Midler
>
>> Some say love, it is a river
>> 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
>
> 有人說,愛是河流
> 淹沒了 柔弱蘆草,
>

>> Some say love, it is a razor
>> that leaves your soul to bleed
>
> 有人說,愛是利刃
> 割傷靈魂 讓之淌血
>
>> Some say love, it is a hunger
>> an endless aching need
>
> 有人說,愛是饑渴
> 痛苦需索 永無止境
>
>> I say love is a flower
>> And you, it's only seed
>
> 我要說,愛是花朵
> 而你就是 愛的唯一種子
>>
>> It's the heart afraid of breaking
>> that never learns to dance
>
> 怕受傷的心靈
> 不敢試著翩翩起舞
>
>> It's the dream afraid of waking
>> that never takes the chance
>
> 擔心美夢易醒
> 不敢試著把握良機
>
>> It's the one who won't be taken
>> who can not seem to give
>
> 不願失去的人
> 就不知奉獻
>
>> And the soul afraid of dying
>> that never learns to live
>>
> 害怕死亡的靈魂
> 也就不懂生活
>
>> When the night has been too lonely
>> And the road has been too long
>> And you think that love is only for the
>> lucky and the strong
>
> 長夜漫漫,路途遙遙
> 當你感到孤寂 而認為
> 愛只屬於幸運和堅強的人之時
>
>
>> Just remember in the winter
>> Far beneath the bitter snow lies the seed
>
> 記住,有一粒種子
> 深深地埋藏在嚴冬酷雪之下
>
>> That with the sun's love in the spring becomes the rose
>
> 當春天來臨,有了太陽的愛
> 就會變成玫瑰

照片


練習張貼Blog照片和文章。

這張是前幾日去蘇澳泡冷泉時我女兒幫我拍的。還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