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2, 2007

談選股與態度

最近力霸集團出事,有朋友感歎,在這樣資訊不對等的時代,散戶投資人還有什麼保障?另外,我看到今天的電子時報,有一篇報導《面板廠奮鬥10年 賺不到台積電1年獲利》,副標是「政府力捧兩兆雙星 面板產值雖破兆元 獲利表現卻灰頭土臉」,似乎即使找到不亂搞的企業,甚至是政府政策獎勵的企業,也不見得會賺錢,那麼,到底該選什麼樣的股票投資呢?或是我們該如何選股呢?

說起來,有些選股條件早就是老生常談了,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但實際下手時,我們卻往往還是感到相當戟手。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選股原則的錯亂,加上實務上,我們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標的,因而每次選股,都必須作出妥協,可是問題就出在妥協這個態度上,讓魔鬼上身而不自知。

我自己亦曾經在妥協的態度下,誤觸地雷而損失不眥。但錯誤是投資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現象,重要的是不要怕錯誤,而要錯誤中走出來,讓自己有所成長。

投資股票要像自己在投資事業一樣慎重。因此,有一些負面表列,絕不能碰的投資條件。公司一旦有這些負面表列情事,絕不能投資。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自己的負面投資表列,我的負面表列大致如下:

一、財務結構差,負債嚴重。
二、轉投資錯綜複雜。
三、存貨、銷貨異常,關係人交易頻繁。
四、財務報表複雜難懂。
五、董監持股比率低、質押情形嚴重。
六、誠信問題。

這些條件,也許還不是很周全,不過大抵上就是圍繞在避免地雷上。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自己的篩選條件,選股時,這些條件是絕無妥協餘地的。我們的態度必須非常堅定。

再來就是一些積極條件了,也就是選擇自己心目中好公司的條件。這些條件,每個人也都不一樣,而且也很少有企業能夠完全符合,因此,我覺得常常是選股過程中,讓人權衡拿捏的傷腦筋問題。我自己在這方面的條件大抵遵循著一些巴菲特書上的東西,就是長期的壟斷能力或競爭優勢。台灣的企業,很少有品牌優勢,大部份是成本優勢,我往往要為這種成本優勢是否能持久而傷透腦筋。

當然,要看一項優勢是否有長久維持的能力,首先可以看過去多年的經營績效,不論是看股東權益報酬率、營業利益率、或是其他指標,總是可以先看看過去,瞭解這家公司在夠長的時間軸上,是否已經證明出一定的競爭優勢。

不過過去的優勢不代表未來仍然能持續,這是我最感到困難的地方。幸好巴菲特教我們「Circle of Competence」這個觀念,找我們自己所熟悉的行業來研究就行了。當然,大量的閱讀也是必須的,把過去所有有關這家公司和產業的文章和書籍找出來,好好的讀,沉浸其間,然後再問自己,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我須要瞭解卻還搞不清楚的?

幸好我們今天有Google,上面這個動作做起來不但不再像以往那麼艱辛,而且還充滿了趣味。

我每次在鑽研一家企業時,有時候好像可以感受到創辦人那份企業熱忱,陪著他歷經各種事件;有時候卻又好像檢調人員在辦案一樣,處處假設公司有某種問題,再仔細推敲求證。

總之,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接著就是去摸摸看看,去實際體驗了。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去參觀工廠,但還是可以看看他們的產品,問問別人對其產品或服務的感受。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是否也喜歡其產品或服務。我幾次頗有斬獲的投資標的,竟然都是連我自己都非常喜歡其產品或服務的公司。說來也真巧。

選股很有趣,千萬不要把選股當成苦差事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