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談選股與態度》一文中曾經提到一個問題,即台灣的企業多半是成本優勢企業,很少是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投資上的重大限制。
台灣即使有品牌優勢企業,其優勢往往也只是地方性,侷限一隅而缺乏廣大的發展空間。例如,黑松汽水再怎麼有名,還是在台灣,你在紐約是看不到黑松的。可是你到宜蘭山區,還是可以喝到可口可樂。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找出自己的一些方法來克服。
當然,投資海外是最直接的解決方式。現在到美國買股票已不是問題了,你可以買巴菲特最愛的可口可樂;或是買你最愛的微軟或Google;如果你迷上了Lexus,則你可以買Toyota。為什麼可以在美國買到日本企業?原因和台積電也在美國掛牌一樣,世界級的大企業都希望在美國上市交易。其理由很多:增加籌資管道、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助公司打入新市場等。一般通常以美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在美國上市。
如果你能買賣美國股票,那麼世界一流企業,微軟、Google、Toyota、FedEx、麥當勞、Starbucks、Apple Computer、甚至於迪士尼,都在你的投資範圍內。你在台北能看到的一流企業,大概都能買得到。不過很抱歉,沒有LV和Chanel,但你可以買第凡內珠寶。
至於我,當然是買Berkshire Hathaway囉。
買美國股票,你可以找國內券商作複委託,或是自己直接到美國的網路券商開戶。所謂的複委託就是你先下單給國內券商,國內券商再下單到美國的合作券商,由美國券商執行交易。好處是國內有講中文的營業員,但缺點是又貴又沒有效率。
我自己是直接向美國的網路券商開戶。其實手續也不是那麼麻煩,我找的是手續費低廉,又不收戶頭維持費的券商。很適合長期投資。不過他們對匯款要收處理費,實在不很合理。Yahoo Finance上經常有網路券商的廣告,你自己可以好好的評估,選適合你的券商。我選的是這家。
美國對外國人不課資本利得稅,但股利則要扣百分之三十。
買美國股票不難,資訊也很齊全,可以擴大我們的投資空間,有時候想想,還真是令人興奮。不過,話又說回來,你可以馬上去開戶,匯錢過去,但可不一定要馬上下單喔。還記得Margin of Safety嗎?千萬要耐心等,等到絕妙好球出現再揮棒。
2 comments:
林大哥您好
最近拜讀大作
真的獲益良多
請問如果單從領股息的角度而言
台股殖利率平均高於美股
而且不像美股要抽30%的稅
加上台股也有適合的定存股
感覺似乎條件反而優於美股?
另外請問您選股後如何決定買進或賣出價位
有具體的數字標準作參考嗎?
我常玩poker
我的心得是永遠不要在牌桌上數錢
只有離開帶走才算你的
另外錢是贏籌碼的工具
耐心等到機會下注 配合技術才能獲利
這樣應該算是偏向技術分析的想法
一直對於長期在風險市場持有大部位很有疑慮
畢竟為了7%左右的股息
卻須長期持有承受股價倍數的波動
實在很難堅持下去,也算是自己的盲點吧XD
Eric兄,
感謝您的分享,一看就知道您在投資上很有經驗,也是很有深度。沒錯,如果單從股利率和稅的考量,台灣的定存股的確是首選。而且,能夠穩定配息的公司,通常都具有某種壟斷能力,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只是,如果貪心一些,還想進一步要有成長空間的公司,也許就必須多看幾個市場了,特別是美國。(當然,未來的成長力道究竟如何,誰也沒有把握。)
近幾年來,我已經很少做賣出的動作了。以前是短線的漲幅有超過「5年的EPS」,我就會考慮賣出。譬如說,一家公司每年的EPS大約在3元左右,股價40元,如果突然漲了15元,到55元,我就考慮賣出。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法則,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
你說的沒錯,不要在牌桌上數錢,這是Kenny Rogers一首歌的歌詞,歌名是「The Gambler」。這首歌的歌詞寫的很好,他說:
You got to know when to hold 'em, know when to fold 'em
Know when to walk away and know when to run
You never count your money when you're sittin' at the table
There'll be time enough for countin' when the dealing's done
我幾乎不看盤,但偶爾還是會數一下錢,只是,我數的是每年的「EPS總和」,那是企業真的有賺到的錢,不是牌桌上的。
以上是個人不成熟的看法,供您參考。:-) 投資路上我要學習的還很多,謝謝您的指教,謝謝。^^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