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尋找股東權益報酬率不錯而且穩定的企業,他認為這種企業的優勢應該很容易解釋,而且能夠經久維持。此外,這類公司不太受景氣影響。ROE如果在25%~30%,一定有個明確的理由,他會先去找出原因。然後再評估其持久性。
他會避開高負債比率的公司,只要公司的獲利能力強,其現金流量一定不錯,很少需要高額的負債。
此外他要出手買心目中的好股時,一定堅持低價。股價如果買高了,選股能力縱使再好,成效也會大打折扣。他會設定一個目標價位,當股價低於這個價位時才開始買進。他並不期望買在最低點,但頗堅持價位。他常常花很長的一段期間來建立部位。
如果股價有點過熱高估時,他會賣出持股。他覺得他常常賣得太早了。
他也買可轉債。
我只能說,我的操作方式和他太像了。
他所管理的Source Capital封閉型基金,自1973至1987年的15年間,總投資報酬率達1200%,是同時期史坦普500種(S&P500)股價指數報酬率的三倍。希望我也能有長期的好成績。
《The New Money Masters》一書,我是1990年十二月在芝加哥買的,猶記得當時芝加哥下著雪的景象。這本書我好久沒摸了,如今拿起來看,感觸還真是不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